您的位置: 雅安法院网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 详细

为灾后重建提供强力司法保障

发布时间:2016-04-22 10:34:03 点击量: 1085

 

  三年前,雅安芦山7.0级地震突发。

  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全市两级法院就进入了“非常状态”。

  经历抗震救灾的争分夺秒,走过过渡安置的纷繁复杂,经过灾后重建的日新月异……三年来,全市两级法院紧紧围绕灾后重建中“打硬仗”、“补欠账” 、后发追赶、坚守“六位一体”工作底线等一系列要求,立足抗震救灾、过渡安置和重建攻坚的主战场,以顽强自信的精神风貌,阳光服务的为民情怀,公正高效的职业素养,充分发挥职能体现价值,积极服务加快建设灾后美丽新家园,确保了雅安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司法审判职能的延伸机制、围绕重建大局的司法服务机制、矛盾纠纷的预判反馈机制、涉灾案件的统筹管理机制为基础的灾后重建司法保障新机制。

  一个个工作机制的建立都是工作所需,一个个法院人的坚守都是责任使然。

  三年来,雅安法院人用自己的努力构建起了灾后重建司法保障机制,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切实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坚强的司法保障。

  4月,春回大地。这斑斓的春季离不开全市法院人的努力和汗水。

 

  “三个坚持” 延伸审判职能

在农家庭院开展“院坝讲法”

 

  措施

  坚持立足审判强服务。抓好司法办案第一要务,全面推进司法公开,公正高效审理案件,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主动谋划求实效。针对涉灾矛盾纠纷具有的复杂、敏感且呈动态发展的特点,对当前紧迫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在上级法院的统筹指导下,及时印发《关于为“4·20”芦山强烈地震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十余件,统一思想认识,统一标准方法,强化指导。

  坚持多元化解促稳定。依托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努力发挥司法调解的重要作用引领受灾群众依法自建自管自治,从源头上、心结上、根本上化解各类涉灾矛盾。

  成效

  审判是法院承担的基本职能,必须切实履行好这一职能,严厉惩处刑事犯罪、高效化解民商事纠纷、依法办理行政案件……三年来,全市法院以切实为灾后重建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在涉灾矛盾纠纷的化解方面,成立全市法院涉“4·20”芦山强烈地震案件指导小组,统筹管理全市法院涉灾案件法律适用;针对涉灾案件的法律适用,及时通过省法院层报最高院,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出台了《关于涉及芦山地震相关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及时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指导。三年来,全市两级法院深入受灾乡镇和群众安置点排查矛盾纠纷4200余人次,高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现场

  暖心的120公里

  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面对付出了辛苦劳动而渴望通过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农民工,法官的决定是加班加点不惜奔波上百公里,只为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被告某集团公司承包一灾后重建工程后,将其中的部分建设项目承包给余某,余某在领取工程款后携款潜逃,致使原告余某等三十多名农民工工资及材料款共计80多万元无法得到兑现。余某等三十多名农民工遂将该集团公司告上了法庭。

  石棉县人民法院安顺法庭受理该案后,先后组织双方进行了两次调解,但都因双方差距过大,无法达成一致。

  开庭当日,因被告公司代理人夏某从西昌临时赶赴法庭而未带授权委托书,法官在征求原告意见后同意先行开庭再由该公司补充完善手续,同时该公司承诺授权委托书从广安签发后当日内送到。下午5点庭审完毕,为减少当事人诉累,保障农民工利益能最快程度实现,法官立即与原被告双方一道,驱车120公里到雅安市区与被告公司到雅送授权委托书的人员汇合。

  随后,调解工作就在宾馆内再次进行。双方当事人围绕经法庭核实后的70多万元的工资进行激烈辩论,后经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的调解后,当日晚上10点半,原被告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由公司支付55万元工资,28万元于一周之内支付,剩余27万元限期支付完毕。

  在双方达成协议后,法官又启程前往交通部门核实被告公司在雅的款项,保障农民工首期28万元的工资支付,确保了农民工在短时间内领到工资。

 

  “三个聚焦” 强化纠纷预判反馈

市中院召开重建司法保障研讨会

 

  措施

  聚焦难点应势而为。聚焦重建中的利益交织点和矛盾集中点,全市两级法院抽调资深法官,针对灾后重建中的突出涉法问题进行专题、分类调研,收集整理涉房纠纷、人员伤亡纠纷、保险纠纷、承包地毁损纠纷、合同纠纷、房屋重建纠纷等重点难点涉法问题。聚焦实效规范指导。全市两级法院均成立院长担任组长的涉恢复重建案件指导小组,形成全市两级法院“一盘棋”调研工作格局,强化精品意识,在提升决策参考水平上下功夫。聚焦长效实现联动。主动与重建办、司法、公安、检察、信访、移民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联席会议制度等协作机制。

  成效

  如何在发挥审判职能的同时切实发挥法院优势,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三年中,全市法院走访调查33个乡镇,组织受灾干部群众座谈60余次,组织法官分析交流40余次,收集整理重点难点涉法问题400余个,从灾后重建规划、科学推进重建、强化“诉非衔接”等方面提出40余项意见建议。

  与此同时,全市法院进一步强化规范指导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协作,及时处理各类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现场

  “诉非衔接”取得成效

  在探索“诉非衔接”工作机制建设中,芦山县人民法院结合灾区矛盾纠纷多、化解难度大、审判任务重和部分矛盾纠纷不便引入诉讼等实际情况,借鉴学习外地试点法院的成功经验,通过加强非诉调解指导、强化诉讼辅导、创新便民举措等措施,探索开展“诉非衔接”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在工作中,法院注重加强重大矛盾纠纷的调解指导,及时化解影响灾后重建的矛盾纠纷。三年来,芦山县人民法院指导调处了涉及金额达700余万元的“乌木事件”;涉及200余户居民的“保险纠纷”;涉及金额达650余万元的农民工工资系列纠纷等。

  同时,针对灾后重建过程中矛盾纠纷大量凸显的实际,芦山县人民法院采取有力措施做好案件分流,切实缓解审判执行压力。对于诉至法院的各类矛盾纠纷,采取立案调解、邀请调解、亲情调解等多种调解方式进行化解,重点加强涉灾、涉民生矛盾纠纷调解力度,确保矛盾纠纷妥善解决。同时,还根据工作实际创新便民举措,制定出台了《芦山法院四十条便民措施》和《落实司法为民30项具体措施》,为弱势群体维权开通“诉讼绿色通道”,坚持“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及时维护当事人权益。

 

  “三项制度” 统筹管理涉灾涉重建案件

深入案发地开展巡回审判

 

  措施

  完善涉灾涉重建案件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布《涉“4·20”芦山强烈地震审判工作专刊》12期,认真分析涉灾案件审判态势和动向,强化了对县区法院的指导。

  完善涉灾涉重建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加强对矛盾纠纷的动态排查,及时梳理和归纳、对问题进行分类和分级处理,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确保矛盾纠纷能够就近、便捷、迅速化解。

  涉灾涉重建法律适用请示制度。对涉灾涉重建疑难纠纷,及时组织法律适用问题研究14次,强化涉灾纠纷疑难法律适用的请示报告,确保涉灾纠纷依法妥善处理。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法院涉灾案件全部妥善化解。

  成效

  从抗震救灾到灾后恢复重建,全市两级法院通过积极主动的研判始终关注着涉灾案件审判态势和动向,使法院工作不打“无准备的仗”。

  正是有了充足的准备,全市两级法院在涉灾案件审理、涉灾纠纷化解等方面得以从容应对,涉灾矛盾纠纷得以就近、便捷、迅速化解。

  仅在2015年,全市两级法院就通过司法调解调处纠纷9403件,其中立案调解4362件、邀请调解2692件、委托调解1497件、确认人民调解协议852件。

  现场

  三方联动解纠纷 巡回调解护农忙

  3月22日,名山区人民法院百丈法庭采取巡回调解方式,联合百丈镇司法所、纠纷发生地村委会,成功调解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维护了老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减少了当事人诉累。

  今年2月24日,80多岁的原告王某因赡养纠纷向法院起诉其4名子女。百丈法庭在受理后,综合考虑到原告年事已高、行动不便,4名被告正值采摘春茶农忙期,不便出庭应诉,且双方矛盾尖锐复杂的实际,决定采取多方联动、巡回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

  针对这一案件,百丈法庭与当地村委会、乡镇司法所会商,通过分析案情,找准调解的突破口,制定联合调解方案,细化调解分工。随后,该案在当地村委会进行巡回调解,法院审判员与乡镇司法所调解员、村委会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4名子女就老人今后的赡养等问题达成协议,圆满化解了矛盾纠纷。

  据统计,今年进入春茶采摘期以来,名山区人民法院百丈法庭共受理民事案件17件,案件类型多为婚姻家庭类,涉案当事人多为辖区茶农、老年人。为了解决当事人诉讼不便的问题,及时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百丈法庭以建设“服务型、阳光型、效能型”法庭为目标,不断探索司法便民新举措,主动把庭审搬到田间地头,让法庭流动在群众家门口,前往巡回审判点进行庭审、调解,对于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案件,采用立、审、执快速诉讼机制,使群众不出村、不出门就能快速解决问题。

  “四个注重” 提升服务重建水平

“依法治理院区共建”协议书签约仪式

 

  措施

  更加注意突出服务重点难点。研究制订了《雅安市法院系统服务保障重建攻坚和后发追赶大局的15条意见》,坚持深入灾区企业走访调研,加大对灾区重点项目建设的司法保护和扶持,帮助企业主动防范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切实解决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更加注重与产业园区互动共建。主动与雅安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签署依法治理共建协议,构建双向智力支持、法律技能培训、法治宣传服务、诉非衔接联动、诉讼绿色通道等“六项共建机制”,在园区重大项目引进和风险评估、重大项目合同履行风险防范和纠纷化解以及企业安全生产、劳动用工等方面为园区提供参考咨询和全面的司法保障服务,市委、市政府给予充分肯定。更加注重发挥司法建议职能。在审判执行中发现经济建设、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机制的制度化、法治化。更加注重发挥隐性司法职能。主动开发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阵地,发挥法院案例资源丰富的优势,改善司法宣传的方式,通过“法律八进”、以案讲法,增强广大群众学法用法守法意识,建立了定期到受灾乡镇开展法律课堂、上门立案、巡回审判等形式的长效工作机制。

  成效

  一次次精准的法律服务,一次次高效的巡回审判,在着力提升服务重建水平中,全市法院不断探索。

  在与园区的法治共建中,一条条针对性强的法律建议为园区的发展提供全面而有力的司法保障服务。

  在日常的审判工作中,一次又一次深入群众的调解和巡回审判,不仅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更让一方群众通过案件的办理学到相应的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

  三年来,全市法院主动联系有法律需求的企业,开展现场授课、交流讨论等13余次;及时发送类案司法建议、综合司法建议、专项审判白皮书共计60余件;到重建一线开展巡回审判、现场调解13000余次,深入企业、乡镇开展法律宣讲210余次。

  现场

  开展共建合作 助推园区发展

  2015年7月15日,市中级人民法院与雅安芦天宝飞地产业工业园区签订依法治理共建协议,通过建立“六大机制”,共同为雅安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司法保障。

  四川雅安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是“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根据国家灾后重建总规和四川省重建专规要求,依托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设立的产业园区。为深入贯彻落实在产业重建和产业发展中全面落实依法治国要求,推进园区依法治理,双方经共同协商签订了共建协议。共建协议中,双方提出了全面共建协调、双向智力支持、法律技能培训、法治宣传服务、诉非衔接联动、诉讼绿色通道等“六个机制”,法院将为园区提供全面的司法保障服务,采用“ 1名法官+1名园区干部+1名企业负责人+1个企业+1个乡镇+1个村(社区)”的“六个一”方式,实现点对点衔接,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将问题解决在源头。

  以案普法 法院巡回审判进景区

  近日,雨城区人民法院上里法庭将庭审现场设置在上里古镇内,对一起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进行公开巡回审判,在化解原被告双方矛盾分歧的同时,也向当地群众和广大游客宣讲了法律知识。

  当日开庭审理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中,原告某公司将上里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等资产租赁给被告水某后,由于遭遇地震、洪灾,被告没有向原告交纳2015年度的租金,原告请求按照违约条款约定依法解除合同,被告要求根据情势变更原则变更合同。该纠纷经当事人双方多次协商,并经上里镇政府多次调解,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引发诉讼。在认真听取了当事双方的意见、进行详细的取证后,法庭宣布择日宣判。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周昆